《尋找投資護城河:擴大獲利的選股祕訣》,財信出版@ISBN:9789866165733

【讀書心得】 (此為讀書會成員心得分享,版主整理)

對於想要採要主動選股投資的人,我很建議閱讀這本書,它幫助我建立了許多有用的投資觀念。此書作者帕特.多爾西(Pat Dorsey)是美國一家主動選股指標公司–晨星公司的證券研究部主任。晨星公司最著名的就是共同基金評價,幫助投資人選擇並追縱公司股票,作者也經常在晨星網站上發展股票分析評論,在美國投資界算是有影響力的分析師。

護城河這名詞我首先是聽到巴菲特所說。以前古代戰爭城堡為了防圍外來敵人,都會在城牆周圍用一條河圍繞城堡,也因此稱做護城河。巴菲特就用這種保護自己投資的概念來比喻,投資者在選股時要為自己設好護城河,尋找經得起市場動盪的好公司。愈寬廣的護城河能夠帶來愈長久的投資獲利。

而這樣的觀念就是作者還有這本書裡的重要選股策略,把公司視為城堡,如果公司沒有足夠的經濟護城河來保護自己,那麼作者認為這樣的公司就不值得投資,因為早晚這些公司會因為缺少足夠的經濟體質保護,造成股價下跌或是被迫離開市場,投資者也就遭受損失。

書中有一個重要的核心觀念:聚焦在長期的績效而不是短期的報酬。我們時常在媒體上看到某家公司的營收突破新高,或是出貨量提升獲利大增,這些都只是在指短期的績效表現。畢竟新聞是個需要變動快速的媒體,它要的是即時能夠反應或是引起觀眾注意力,所以如果報導的是一家長期穩定,股價變動不大的公司,那麼就不會有收視率了吧!

一家公司的短期績效表現的很好,當然會造成市場投資人追捧注意,不過這也同時就會引起其它有同樣能力的競爭者注意,甚致開始模彷其產品。這也是為何許多短期績效好的公司,不見得就能長時間活在市場中,因為一旦競爭者出現從後面追趕時,短期績效將受到嚴重考驗,產品利潤會降低,公司新資金將不再流入,原始股東開始離去尋找又新又好的標的,而此時進入的投資者就承擔損失。而擁有經濟護城河的企業則不同,它們可能是經過市場長期的考驗,在自己的產品領域裡已經建立很高的價值,讓對手不容易進入與其競爭。比如說美國的可口可樂,麥當勞,星巴克,台灣的統一企業…等,在各自領域不是獨占就是與第二名有明顯差距,而公司體質在資金流動、管理、成本優勢、市佔率、品牌知名度、產品差異化,都是後來者難以追上的規模,這樣的公司就值得投資長期的時間,一同分享公司的利潤。

整本書作者就以這樣的概念做為全書核心,他認為一個具有經濟護城河的企業會有多面向的優勢:無形資產、轉換成本、網絡效應與成本優勢。以無形資產來說最明顯的就是品牌價值。比如LV、香奈兒還有書中提及的Tiffany,這些品牌都可以讓消費付出比產品本身成本高出好幾十倍的價錢來購買,他們的無形資產優勢就是建立在幾十年的品牌身上。網路經濟與成本優勢則是相輔相成,當一個企業的產品被愈多人使用時,它的網路經濟規模就愈大,人影響人的層面也就愈廣,比如說蘋果電腦的iPhone。愈多人使用同時也就帶來生產成本的降低,然後產品利潤變高,這樣的正循環也形成其它競爭者不容易與之抗衡的局面。

當然,作者也說到這樣的公司不容易找到,有些大品牌的公司固然擁有又深又廣的護城河,但其投資價值已被市場認同,報酬率偏低;如果要發掘尚未被人注意又有護城河保護的企業,就需要投資者花時間去尋找。但基本上,我認為這是值得投資人投入時間做的事,因為一旦找到了,那麼長期投資的成果將令人非常滿意。

如果你也是屬於想要自己選股的投資人,這本書裡的觀念可以讓你在尋找長期報酬好公司時有更正確的觀念,值得一看再看多思考的投資好書。

你覺得這篇心得對你有幫助嗎?

»»尋找投資護城河:擴大獲利的選股祕訣

 

本文為自身讀書心得受著作財產權保護,歡迎轉載但請加註來源

arrow
arrow

    讀書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