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拖拖拉拉,人生照樣精采:史丹佛教授給拖拉人的成功提案》,臉譜@2012.09.27,ISBN:9789862352120

【讀書心得】

書名拖拉,也就是一般我們說的拖延,一直是影響工作及生活效率很大的殺手,長期下來更可以決定一個人的成就。不過書名寫到《拖拖拉拉也可以讓人生照樣精采》?雖然第一反應時間覺得不可能,但還是很好奇一位史丹佛教授想要傳達什麼訊息給我們。

作者提出了一個名為「結構式拖拉」的名詞,是一個可以將拖延壞習慣轉化為做事動力的「藝術」。結構式拖拉的核心觀念是:拖拉並不是代表你沒有做事,事實上你還是有在做事,只是不是在做當下最應該要先做的事。換句話說,你因為先做了不重要的事而延誤時間去做重要的事情。常見的就是做事情前,很多人會先動手整理要參考的書籍資料,並整齊地放在一旁,接著是整理書桌,再來是整理房間......。習慣拖延的人會認為先把這些「事前準備」弄好,可以讓待會做正事時更有效率,無形中陷入想要躲開做重要事情時的焦慮感。

然而,其實只要加以激勵,拖拉人也能夠在第一時間就完成困難度高,重要且需要準時交件的工作。關鍵就在這些工作符合「沒有其他更重要工作要先做」的條件就可以。講白一點,就是把手頭上最重要的工作變成單一事項,不需做其它工作也可以開始進行,如此就增加了做事情的動力。

但拖拉也不一定是壞事。「結構式拖拉」的意思就是想盡辦法利用拖拖拉拉這個已成事實,重新建構手邊完成工作的順序,把手邊事情的重要順序排列出來。通常來說這是我們都知道的增加工作效率方法,也就是列出最先要做事情的待辦清單。只是作者點出待辦事項清單中,排序在愈上面的代表愈緊急且重要,不過相對排在下方也代表那些事情「待辦只是當前不重要」,而這些事通常也會是比較容易就可以完成的事情,所以許多人就會自動跳過最上面的事,先從下方想做的事開始做,如此也就佔去了做最重要事情的時間,這個就是前面所說的,拖延者並非沒有做事。

「那清單最上面的重要事項該如何讓自己想先做?」作者在書中代替讀者問了這個問題並給解答。作者推廣改善拖拉人做事效率的訣竅,是要選出真正適合列在清單最前頭的事情,這些事通常符合這兩點:

  1. 看似有明確的完成期限,實際上沒有。
  2. 看起來非常重要,不過一點也不是。

 

聽的有點無殺殺吧?作者舉列他目前的工作清單來說,裡面有一項是要寫完一篇專欄文章,而這工作本來應該就要在11個月前就完成。不過為了完成這篇文章,他做了許多其它很多也很是要待辦的工作(也就這段時間他並非沒做事)。幾個月前作者也已經寫信給期刊編輯說他寫稿會Delay,表示他是真的有熱忱動筆。(作者也說當然那封信也是想要逃開拖延寫稿的一種做法。)後來作者才知道,拖搞的人並不是只有他一個!其它許多人也都跟編輯說要Delay寫稿。另一個角度來看,期刊願意讓這篇文章拖那麼久,也代表其實這文章的重要性在那時還不而非常重要,至少不會重要到馬上就要寫出來。因此,作者認定,如果當前沒有自己更想要做的事,到時自然就會開始寫這篇文章。換句話說,寫稿這件事自然就會在也心中浮到當下最要先做的事,而那時就會開始動筆完成了!

我認為本書作者提出的「結構式拖拉」觀念,重點在於拖拉人並不是沒有做事,並不是因為你不想做事而跑去看電視、看漫畫做「沒有產值」的事,拖延只是為了躲開當下不想做看似清單上最重要的事而轉去做其它比較想或容易先完成而「也有產值」的事,而那些事也並非真的較不重要,不然就不會出現在待辦清單上。而當那些「原本看似不重要的事」(也就是排在清單較下方的事)都被做完了,眼前並沒有其它更重要的事讓你選擇不去做清單最上方的事,這時你就自然會想去完成清單最上方的事。

本書提出的觀點跟我以前看到許多講拖延書非常不同,不過卻也在書中發現許多我原本做事情就有的影子,我偶爾也會發現我把「優先做事清單」列好後,我先完成的事並不是排在最上方的事。不過雖然沒有一開始從清單最上方開始做,過了一陣子後倒也發現整張清單上的事都一一被打勾完成,也許自己也在不知不覺中就採用了作者「結構式拖拉」的訣竅,看完此書也讓我對增加工作效率有進一步的認知,我認為對我工作上很有幫助。

P.S:看完這本書,才知道原來自己以前看似拖延其實仍是有完成事情的,心中感到一絲絲的放鬆,其實我也是有努力在做事的呢!另外,我個人很重視不拖延增加效率這件事,因為以前曾經被拖延壞習慣困擾著,所以底下推薦幾本我認為對效率提升有直接或間接幫助的讀書心得,幫助都滿大的!

你覺得這篇分享對你有幫助嗎?

»»拖拖拉拉,人生照樣精采:史丹佛教授給拖拉人的成功提案

本文為我自身讀書心得受著作財產權保護,歡迎轉載但請加註來源

arrow
arrow

    讀書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