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預測:如何從巨量雜訊中,看出重要的訊息?》,出版社:三采@ISBN:9789862299609

【讀書心得】 (本心得為讀書會成員分享,版主整理)

離大學學過的機率與統計有一段距離了,沒想到透過這本書又複習了不少統計基本知識。不過我覺得 Nate Silver 確實有一套,能夠把死板的統計與機率的概念講的那麼有趣,而且還引經據典,把許多生活面相關的知識都加入進來解釋,範圍從氣象預報、賭局、下西洋棋,到股票市場及恐怖攻擊都有。我看完覺得是本很適合訓練獨自思考的書,對生活上許多機率相關的事物,都可以有更正確的論點。

第一個想分享的就是台灣媒體最喜歡搞的民調,剛好這本書上市時,9.2%這數字不斷地被新聞媒體拿來做文章,以一國之君來說,這數字確實是低了些。

不過看完這本書後,我其實更想知道9.2%的「最低區間」是在哪裡(可以肯定的是,會比9.2還低),這是Nate Silver 在書中不斷提起的預測條件,不能只是單單提供「結果」,而要把「範圍」也一起公佈、考量進來,這樣做出的事件預測才能提升正確性。

什麼是叫只提供結果呢?比如9.2%就是一個結果,會讓人誤解不偏不移就是1000個人當中只有92個人支持;不過Nate Silver 強調,就如同他在預測歐巴馬當選總統一樣,考慮這種民調應該要連區間範圍也加進來,民調公佈單位若能提供區間範圍更好(一般民調是都會公佈信賴區間,不過新聞都只會報導單一數字)。

而這也是Nate Silver 能夠預測神準的關鍵之一,他總是把可能的變數加進來考慮,會隨著情勢的變化跟著調整預測的機率值。也難怪他在2012年的總統大選裡,美國50個州提前預測命中50個,100%的準確率。(還記得2012年歐巴馬的聲勢就不如2008年的選舉,每州的結果也變數很大。)

對於看待預測該有的正確態度

這本書給我另一個震撼,就是平日生活中我們都被許多的錯誤資訊給誤導著。比如名人講過分析的話、公家單位對未來經濟的看法、專家提供的資訊,在這裡面有時都充滿著錯誤的資料,也就是Nate Silver 所稱的「雜訊」。在書中,Nate Silver 把有用的資訊稱做訊號,沒用或是會干擾人、誤導人的資訊稱做雜訊,訊號與雜訊這名詞據說是來自工程界的知識。

然而,在海量資料的世代,每天我們所接觸的資訊都是雜訊多過於訊號,如此一來當接受的是錯誤資訊時,自然得出的結論就不會是正確。電腦術語裡有一句話叫「垃圾進,垃圾出」(可不是台語的垃圾吃,垃圾大喔~),當你輸入的資料是垃圾,輸出的資料絕對也是垃圾。

所以當我們在看待跟未來事件相關的預測時,要先思考預測來源的前因後果,思考預測者是如何得出這些資料,思考預測數據所提供的公正性,不然我們不是成為垃圾傳遞者,就是一直被誤導的那群人。

總結:這本書很適合工作上需要思考的人,也很適合懷疑論者,可以建立自己判斷事情的標準。裡面的內容雖然有機率跟統計知識,但Nate Silver 用了很多的實例,還有簡易的判讀方式讓人一看就懂。或許書很豐富多達500頁以上,不過如果細心的讀,應該可以有很大的收獲。

 

你覺得這篇心得對你有幫助嗎?

»»精準預測:如何從巨量雜訊中,看出重要的訊息?

本文為我自身讀書心得受著作財產權保護請勿任意轉載,如需轉載請加註來源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三采出版社
    全站熱搜

    讀書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